máo zhī

不毛之地

『不毛之地』成语词典解释

不毛之地
拼音:[bù máo zhī dì]
怎么读:

[成语解释]
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锡(通“赐”)之不毛之地。”原指不生长庄稼的土地,后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。毛:古通“苗”。
[典故出处]
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君如矜此丧人,锡(赐)之不毛之地。”
[成语示例]
南方不毛之地,瘴疫之乡;丞相秉钧衡之重任,而自远征,非所宜也。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七回
[近义词]
人烟稀少 荒山野岭 不牧之地
[反义词]
通都大邑 天府之国 沃野千里
[语法用法]
作主语、宾语;形容荒凉或未开垦的土地
[正音辨形]
地,不能读作“de”。地,不能写作“的”。
◆查看更多:含有 的成语
不毛之地的意思 不毛之地的拼音怎么读 不毛之地的近义词 不毛之地的反义词 用不毛之地造句子